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了《管理提示(中老年题材微短剧)》及《管理提示(霸总微短剧)》,旨在指导和规范当前流行的“中老年”及“霸总”题材微短剧的创作和传播。管理提示强调了微短剧内容创作中积极影响的重要性、提升价值观的传递,并确保作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文化发展。
管理提示(中老年题材微短剧)指出,中老年题材微短剧因其快速发展和多样化受到欢迎,有效地满足了中老年人群的情感需求,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该领域也存在问题,如一些作品为吸引观众注意力,采用过度戏剧化的情节和与现代社会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内容,这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具体的管理要求和创作导向包括:
塑造积极人物形象
鼓励创作者塑造善良、智慧、勇敢、独立的中老年人物形象,反对使用刻板的消极形象如“恶婆婆”或“恶奶奶”。
强调社会和谐主题
倡导创作体现孝顺、邻里互助、社会和谐的作品,关注中老年人的生活困境和心理状态,避免无谓的冲突和负面价值观。
展现老有所为的故事
鼓励展示新时代中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和家庭的故事,贡献“银发力量”,反对将中老年人形象边缘化和类型化。
管理提示(霸总微短剧)指出,近来有一种被网民贴上霸总标签的微短剧,持续霸屏,代表成功、权力、财富的霸道总裁角色设定以及爱上我的浪漫剧情设定,娱乐性强,情绪价值高,吸引许多网民一边吐槽一边继续追剧。但是,由于市场的追捧和同质化内容的竞争,为追逐流量,一些制作机构争相编排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和现实逻辑的情节,正在将此类微短剧推向过度娱乐化的泥潭。此次发布的管理提示,既是对“霸总”微短剧乱象的回应,更是对微短剧整体创作提出新要求:用规范管理和精品创作双轮驱动,为微短剧行业的长远发展定调。如下。
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创作表现企业家群体的微短剧
要接近、了解、研究企业家群体,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素材,并进行价值提炼和审美升华。避免用写实的外衣包裹荒诞不经的故事,更不能以荒诞艺术手段为借口随意编造过度离奇却缺乏价值关怀的情节,从而影响大众对中国企业家群体的认知,损害企业家群体形象。
主动设置议题讲好历史上和当代的中国企业家故事
积极引导扶持创作传播弘扬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微短剧,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避免局限于爱情撕扯和家庭纠纷,尤其要防止宣扬攀附权贵、豪门、富豪的婚恋观。
加强对“霸总”微短剧的管理
压缩数量、提升质量,不以“霸总”之类的字眼作为片名吸睛引流。对“重点微短剧”和“普通微短剧”,要严格把关,加强调控。
连续两次题材提示,显示国家广电总局对微短剧市场的持续动态监管,此次对“中老年”及“霸总”题材微短剧的指导,不仅是一场内容规范化的行动,更是一次对行业创作方向的调整,还是微短剧行业迈向规范化发展的关键一步。随着政策的落地与创作者的不断创新,微短剧有望从流量竞争走向价值引领,为新时代观众打造更多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