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首《二十四节气歌》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作为中国人标识岁月的独有刻度,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也蕴藏着保持健康体魄的秘宝,体现着中医“顺应自然,调和阴阳”的思想。专家开出二十四节气养生清单,分享应时养生的奥秘。
立春(2月4日)
生发阳气、调顺肝气
“生发阳气”就是防止损伤人体阳气,提高人体机能。穿衣方面:不要过早减衣,保护好腿脚及下半身;运动方面节奏缓和,以“微汗”为好;睡眠方面不要熬夜。饮食方面增甘少酸更护肝,少吃辛辣食物,多吃绿色果蔬。养肝需保持良好情绪,避免心情不和导致的肝阳上亢、损伤肝阴。
雨水(2月19日)
春捂防止“倒春寒”
初春阳气渐生,容易出现“倒春寒”。
养生重在春捂防寒,健脾除湿,调畅情志,起居适宜。人体下身血液循环相对上身来说较差,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所以初春要注意腿部保暖。减衣时,要先减上衣,后减下装,鞋子也要穿得暖和一点。
惊蛰(3月5日)
养阳气、顺肝气,气血舒畅
惊蛰时节养生要以“舒展经络、调和气血”为主,只有经络得到疏通,气血才可流遍全身,方能使机体正气充沛从而抵御疾病。“舒展经络”建议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泡脚等相对柔和的活动。惊蛰时节,肝之阳气升发,易动怒,因此要戒暴怒,忌妄动肝火。
春分(3月20日)
消化疾病高发,健脾养胃很关键
春分时节雨水渐多,脾为湿困,易出现腹胀、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饮食上可多吃薏仁、山药、赤小豆等健脾化湿。
此外,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适量进食葱、蒜、韭、芥等,养阳的同时兼顾防腐杀菌。
清明(4月4日)
除了养肝,还要防皮肤过敏
春季要注意不要熬夜。饮食最好选用性平、甘、微温的食物,如山药、红枣、黑豆等,避免吃油腻生冷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此季节也是过敏性疾病高发季节,提醒大家春季防治皮肤过敏,需从避免接触各类过敏原入手。
谷雨(4月19日)
饮食、锻炼排出体内湿气
谷雨时节降雨开始增多,空气湿度加大,还要注意胃肠道、骨关节等疾病的加重。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加以配合,如白扁豆、红豆、薏仁、山药、荷叶、豆芽、鲫鱼等食物都具有良好的祛湿效果。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且动作柔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适量出汗的健身方式。
立夏(5月5日)
养生从“心”开始
“心”与“夏”相应,夏季心阳最旺,汗出过多,易耗伤心气。所以立夏节气应以养心、养阳为要。午睡可以调阴阳、养心神,从而预防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午睡的时间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以内为宜。天气逐渐炎热,心火容易旺盛,适当进食苦味食物,可以清热泻火。
小满(5月20日)
春夏交接,注意清热利湿
饮食上,可以吃一些清热利湿、生津止渴的食物,比如薏苡仁、冬瓜、丝瓜、黄瓜、水芹、荸荠、山药、西红柿、胡萝卜、鸭肉、鲫鱼、草鱼等。少食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小满气温渐高,人体出汗增多,汗为津液,易耗气伤津,运动不宜过度,身体微微汗出即可,切莫大汗淋漓。
芒种(6月5日)
调阴阳,心不“忙”
芒种养生首先要顺应阴阳变化规律,滋养初生的阴气。养阴尤其是睡好“子午觉”,在“子时”23点前入睡,“午时”11点—13点间小憩15—30分钟。芒种时期天地阳气旺盛人体之阳也相对活跃,此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通络、鼓舞正气等方法可以治疗一些好发于冬季的虚寒性疾病。
夏至(6月21日)
艾灸温阳,事半功倍
夏至节气标志着炎炎夏日到来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趁着阳气旺盛,借大自然“温热”特性,通过三伏灸、三伏贴等中医外治疗法,结合中药内服,佐以食疗、按跷导引,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温阳散寒,补虚利湿的目的,从而增强人体抵抗力。
小暑(7月6日)
要养阳气、祛暑湿
小暑养生要养阳气、祛暑湿。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阳中之阳,此时人体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脏腑气血通畅,是舒展、养护阳气最好的时机。
无论是调理冬日易发疾病,还是驱寒祛湿、养生保健,药性都能更快速地渗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暑(7月22日)
养“心阴”,护“脾气”
大暑节气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正是进行“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饮食方面提倡多样化,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当增加苦味蔬果,比如苦瓜、荷叶等有助于清热去火、健脾除湿。多吃开胃消暑的食物,比如赤小豆、丝瓜等。
立秋(8月7日)
换季开始,要“养阴润燥”
饮食仍应遵循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原则,重点保证新鲜蔬菜水果摄入,每日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占一半),250克水果,粗杂粮薯类至少占到主食的1/3。另外要保证足量饮水。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若出现大便干结者,还可加酸奶、黑芝麻等柔润食物,养阴润肠。
处暑(8月22日)
凉意渐生,做好“收、养”
随着处暑节气的开始,天气日渐转凉。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在饮食调养方面,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以防秋燥伤阴,比如银耳、甘蔗、燕窝、猪肺、豆浆、蜂蜜等,以及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等养生粥。
白露(9月7日)
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疾病
建议早晚出门时带一件外套,注意防寒保暖。还需要适当进行耐寒训练,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比如:每天早上可以尝试冷水洗脸,对面部、颈部以及鼻子用冷水进行清洁。“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晚上睡觉前一定要关窗,冷风侵袭很容易引起哮喘等疾病的发作。
秋分(9月22日)
补肺润燥,增强体质
秋分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做好秋“收”的关键是早睡早起。饮食上可以适当吃些清润、温润的食物以及含酸或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等品,如芝麻、蜂蜜、藕、苹果、葡萄、银耳、柿子、白萝卜、红薯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五谷类宜江米、荞面、鲜玉米、高粱、红豆等。
寒露(10月8日)
寒露不露脚,防止“寒从脚起”
寒露是进入深秋的标志,是天气由凉爽到寒冷的转折。这一天也是全国高血压日,这种气候变化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易引起血压的波动。
“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寒露后应注重足部的保暖,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睡前用热水泡脚等,防止寒从脚起。
霜降(10月23日)
注重脚部、腹部及膝部保暖
这个时节要注意保暖防寒,尤其是抵抗力相对比较弱的女性及老年人。要特别注重对于脚部、腹部及膝部的保暖,对于抵抗力较低的人群可以佩戴保暖护膝,保持膝关节温度,也可坚持晚上泡脚,每次泡20分钟左右,泡到身体微微出汗以利于驱寒,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
立冬(11月7日)
敛阴护阳,做好“冬藏”
立冬以后,尽量早睡晚起,使人体的生物节律与自然节律相一致。在进补方面,大家需根据地域以及自身体质选择食物,选择清补、温补或小补,用以滋阴益气,忌油腻厚味或盲目进补。冬在五脏应肾,可以多食一些补肾之品,如甲鱼、母鸡、黑芝麻、枸杞、栗子等补肾藏精,养精蓄锐。
小雪(11月22日)
做好“藏精”,应对外邪侵袭
此季节可用食物来填补阴精,使阴精积蓄,培补肾元,骨健髓充,元神得养,也是对夏季损伤阴精的补充;冬季天气比较干燥,建议适当进食补养阴精的食物,可以吃一些海参、乌鸡、老鳖、百合、枸杞子、银耳、木耳、梨、猕猴桃等食物,并与补气健脾的红枣、莲子、桂圆、山药、茯苓等搭配食用。
大雪(12月6日)
“病从寒生”,莫让阳气外泄
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建议少洗澡,多泡脚。足部既是三条阴经的起点,也是三条阳经的终点。中医认为足部是人体阳经和阴经的交接地,对全身的气血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尝试中药泡脚,促进气血运行,帮助身体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与保健的效果。
冬至(12月21日)
养骨“三大宝”,锻炼防跌倒
首先“防寒保暖”;其次,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护膝;在日常生活、户外活动时尽量不选择“爬山、爬坡”等运动,可以选择在下午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低强度的户外运动。可以通过食用奶制品、海产品、豆制品等高钙食物来补充身体所需的钙质,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目的。
小寒(1月5日)
做好“养藏”以免“伤阳”
小寒尤其要注意保暖,躲避寒气,做好“养藏”,以免阳气散失。
人体的头、胸、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寒主收引,容易让血液凝滞,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防寒保暖依然是这个节气的重点,切不可“要风度不要温度”。
大寒(1月20日)
年味渐浓,注意防“五寒”
要特别注意预防“五寒”。防颈寒,保持颈部的温度对于预防颈椎病尤为重要;防脚寒,最简单且有效的驱寒方法还是泡脚;防腰寒,以保养阳气,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健康;防鼻寒,保护呼吸道健康的第一步;防肺寒,为了防止哮喘,首要是背部和脖颈等关键部位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