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9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1.1%。据测算,我国独立居住的“60+”老人占全国老年人比例的54%。在家庭照料渐渐“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如何满足这些独居老人的养老需求,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高龄老人独居比例上升最快
近日,在2024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期间举办的第六届长寿时代高峰论坛上,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赵耀辉表示,调查测算显示,现在我国独立居住的“60+”人口约1.6亿人,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独立居住比例上升最快,占现独立居住人数的一半。
赵耀辉表示,“60+”老人独立居住的比例在2018年前后超过了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比例,这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近年来,城乡老人独立居住的比例都在快速上升,城镇户口的父母向来比较独立,居住的反转是农村居民推动的,农村老人在2015年-2020年之间独立居住的上升更快。
调查还发现,增加老人独立居住可能性的因素包括女性、城镇户口、有配偶;老年人教育程度高、有房产;没有生活自理困难;子女个数少、教育程度高、收入高等。
养老服务如何送达独居老人
赵耀辉表示,养老方式的选择基本上是家庭的决策,这种选择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家庭照料的可得性、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以及服务价格,而后者也可能受到政府对养老院的补贴、床位补贴及长护险等影响。
赵耀辉认为,要解决未来老年人的照料难题,首先是鼓励父母随迁,随迁方案重点要解决社会保障的可携带性问题;其次是市场提供照料,其重点是成本分担机制的设计,这些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二级巡视员王辉在本届长寿时代高峰论坛上表示,养老产业是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消费意愿和老年人消费能力增强,这个产业只会越来越大。
“发展养老产业过程中,一个核心的原则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让市场在养老服务的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政府要致力于构建养老服务的微观主体有活力、市场机制有效、宏观调控有度这样的养老服务业态,政府从养老服务大包大揽直接的供应方变成养老服务的购买方和监管方。”王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