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太房产财产竟全给干儿子 法院查出大反转,真相令人发指

来源:新民晚报、法治日报   2025-08-28 16:05:19   责编:  点击:

一份由律师见证订立的遗嘱,却被法院判定无效,还判令“干儿子”老刘返还王老太20余万元存款,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据近日报答,长宁法院受理一起遗嘱继承纠纷案。离奇的是,原告老刘与被继承人王老太毫无血缘关系,却凭一份遗嘱将老太的亲生子女和孙子告上法庭,要求独占全部遗产。

 

离奇遗嘱引发纠纷

老刘称,王老太晚年与子女关系不睦,长期住在养老院,还患有骨髓炎。自己因给王老太治疗有效果,老人便认他做了干儿子。2023年,91岁的王老太在两名律师见证下订立遗嘱,明确去世后名下所有的财产均由老刘继承。一个多月后,王老太在家中摔伤,经医治无效后去世,自己理应按遗嘱继承遗产。

王老太的孙子小林提出了不同的说法。他辩称,奶奶晚年一直由父亲大林照料,2016年父亲身体不好,才将奶奶送进养老院,其间仍不定期探望。2020年父亲去世,自己想接手奶奶的养老事宜,却被告知奶奶已于2019年底被老刘接到山东,之后便杳无音信。

小林指出,其多次加老刘微信,均未被通过,且联系不上奶奶。王老太2014年曾立过公证遗嘱,明确将房产留给自己,名下银行存款也应由子女法定继承。

庭审中,老刘说,自己没有通过小林添加微信的请求,是因为使用微信不熟练;王老太到山东后手机就坏了,更换过号码,所以亲友联系不上。

 

真相:实地调查揭穿谎言,法院判决遗嘱无效

长宁法院法官徐莉是本案主审法官。徐莉去医院调取了王老太的抢救记录。2023年12月22日的病历显示:“患者已昏迷、呼吸困难六小时。”但医院上午10点54分才接到120急救电话。“这意味着,老刘延迟了数小时才求救,严重耽误了抢救。”徐莉分析。

银行流水则暴露了更关键的“谋财”证据。去世前一年左右,王老太多年积攒的20余万元分多次被老刘转出。面对证据,老刘改口称这些钱是王老太“赠与”的,却拿不出任何赠与证明;对于养老金的去向,他说“全给王老太买药了”,同样无法提供购药凭证。更令人震惊的是,老刘在王老太去世后,既没通知其家属,也没办理后事,竟将骨灰撒在了山野。

长宁法院审理认为,王老太所立代书遗嘱虽形式合法,但老刘编造国际维和部队人设骗取信任,人为阻断王老太与家人联系,致其误以为子女、孙子对其不赡养,导致王老太立遗嘱存在“动机错误”,故该代书遗嘱无效。

最终,法院驳回老刘全部诉请,判令其交还20余万元存款。

 

法官:建议养老院完善老人外出、离院流程

案件判决后,长宁法院拟向养老院、为老太遗嘱做见证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制发司法建议,建议养老院完善老人外出、离院流程,防止老人被不明身份人员诱骗带离,同时加强与家属的沟通联系,及时通报老人的生活状况以及离院情形;建议律师事务所完善律师培训与管理,在遗嘱订立过程中,核实被继承人与继承人亲属关系,对明显有违常理的行为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