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一觉醒来,枕头上一片口水印,嘴角还挂着“银线”……偶尔流口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医生眼中,频繁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预警信号。
偶尔流口水问题不大,但如果发现枕头上的口水印频繁出现,并伴有其他症状,就要警惕了。
流口水+口呼吸,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入睡后,人如果不自觉用口呼吸,口水就容易流出来,常见原因包括: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感冒引起的鼻塞,会导致呼吸不畅;唇齿关系不好,比如上唇过短、唇肌功能不足等。
流口水+异味,排查口腔疾病
患有龋齿、牙周病、根尖炎、扁桃体炎、扁桃体结石等口腔疾病,或者戴了假牙、牙齿矫正器时,大脑会分泌更多唾液去保护口腔,睡着后就容易流口水,且口水容易有异味。
流口水+泛酸,当心胃食管反流
如果存在胃食管反流,胃酸、胃蛋白酶等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甚至口腔,会刺激口腔黏膜,分泌更多口水。
流口水+言语不清,或为中风前兆
如果流口水伴有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可能是中风前兆,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尤其是老年人。
专家提醒,生活中要想改善流口水的情况,可以从5件事入手。
1.调整睡姿。相较侧睡和俯卧,仰睡对腮腺没有压迫,有助缓解流口水的情况。但如果体重较大,且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仰睡会加重打鼾,这种情况应及时去呼吸科治疗。等睡眠呼吸暂停缓解之后,流口水的情况自然会改善。
2.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刷牙,每年至少看一次牙医;及时治疗口腔炎症,如牙周炎、牙龈炎、根尖炎、扁桃体炎等。服用药物造成的唾液分泌过多,可以去找医师调整或更换药物。如果晚上睡觉流口水,同时伴有唇舌面部的肿胀或麻木,建议去神经内科就诊。
3.睡前别刺激大脑。入睡前不要看情节太刺激的影片和书籍,避免大脑过度兴奋。晚餐不宜吃太饱,餐后不要马上睡觉。
4.避免口呼吸。若是排除了鼻炎、鼻息肉等疾病,平时要常提醒自己闭口用鼻呼吸,慢慢改变用口呼吸的习惯。还可以做一些闭口练习,如吹口哨、吹小喇叭、吹气球、咀嚼口香糖并吹泡(偶尔进行)等,并以舌及颊肌运动促进口腔、牙齿的清洁。
5.尽可能改善泛酸。如果出现泛酸、烧心、胸痛,可能是胃食管反流,但具体需要医生评估。如果泛酸减轻了,就能避免对口腔黏膜和唾液腺的刺激。可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善泛酸。抬高床头,即抬高上半身和头部,形成15~20度左右的斜坡;容易泛酸时,尽量不碰烟草、浓茶、咖啡、巧克力等,这类食物容易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睡前3小时尽量不进食,餐后站立或适当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