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豆豆与她的“手写宝典”

来源:肥东县民政局   2025-07-09 15:43:29   责编:李雨  点击:

有这样一位社区儿童主任,在她的手中,时时握着一本社区“留守老人联络本”,上面记载着每一位老人生活、喜好、需求等涉及老人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诸如张奶奶喜欢吃“软馒头”;许大爷家中支撑蚊帐的杆子弯曲,需要一根新的竹竿;陶奶奶家里的插座需要更换等等;朱老太家里的空调不怎么制冷,需要联系维修师傅……等等,事无巨细,标注详细。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在她看来,就是自己的大事。这本写满了老人信息的联络本,被同事戏称为豆豆的“手写宝典。”

持有这本“手写宝典”的儿童主任名叫沈豆豆,今年26岁,家住安徽省肥东县白龙镇洪桥社区。三年多前,在父母的支持下,入职本社区儿童主任(老幼专干)一职,在她所服务的社区内,共有23名留守老人,面对这些跟自己爷爷奶奶差不多年纪的老人,沈豆豆总是在想,自己如何快速跟进服务,缩短与老人的距离,填平这年龄的“代沟”,除了服务工作上的“按部就班”之外,自己还得练就一个值得老人信得过的本领,让他们真正认可自己,才能把自己当成他们的“贴心小棉袄。”

今年79岁的谢奶奶(化名)是第一个把沈豆豆当成自己的小棉袄的老人,作为留守老人,谢奶奶的老伴已去世多年,儿子儿媳长年居住在合肥,一年仅春节时回家一次。独守瓦房中的谢奶奶,身体患有高血压和关节炎等病症,平日里买菜、就医等需要外出等事情全靠左邻右舍帮忙。家中陈设简朴,一台老旧电视机成了她唯一的“陪伴”。

在日常走访过程中,有一次,沈豆豆一进谢奶奶的家门,就注意老人正对着眼前的药盒在发愣,沈豆豆见状,连忙询问缘由,原来谢奶奶因为自己是老花眼,无法看清楚说明书上那些“小字”而一筹莫展。沈豆豆一边安慰老人,一边将药盒上的文字读给老人听,打这以后,沈豆豆每次去看望谢奶奶,都会主动询问正在服药的种类,反复告知老人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告诉老人的用药剂量和注意事项。不仅如此,沈豆豆还将谢奶奶常用药品的说明书拍照留存下来,回到办公室将内容打印成大字,再返回谢奶奶那里,将放大后的版贴在药盒上,方便老人了解。一段时间下来,谢奶奶望着这位经常为自己提供周到服务社区专干,打心眼里喜欢上了她。

而谢奶奶的名字自然成为了沈豆豆“手写宝典”中的一位重点关注对象。为了全方位给老人提供周到的服务,沈豆豆还把谢奶奶列入了“儿童主任+志愿者”的结对帮扶名单之中,名单的后面是签名医生、社区网格员等联系对象的联系方式,不仅如此,沈豆豆还定期拨打电话,联系村医到谢奶奶家中,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普及一些常见病预防知识,而她自己则帮助老人整理药箱,将一些过期的药品进行安全处理。在老人关节炎复发的那段日子,沈豆豆连续几天在下班后前往老人家照料,帮忙老人烧热水、倒垃圾、收衣服,忙着忙那,直到老人家中事情都料理好才离开。谢奶奶逢人便说:“这丫头,真比自己的亲孙女还暖心。”

得知谢奶奶喜欢听戏曲,沈豆豆在休息之余,特意为老人下载了《休丁香》《女驸马》《天仙配》等一些经典的庐剧曲目,存在老人的手机里,让老人高兴的了不得。在一次和老人的聊天过程中,沈豆豆感觉到老人情绪有些低落,沈豆豆猜测,谢奶奶应该是想自己的孩子了,于是,沈豆豆还手把手教会老人使用微信语音和儿子聊天,母子连上线的那一时刻起,谢奶奶的脸上一脸的幸福……在沈豆豆的悉心关怀下,谢奶奶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原本孤独寡言的她,脸上渐渐有了笑容,也愿意和邻里们坐在一起,交流谈心。

在沈豆豆的“留守老人联络本”上,满满地记录了社区23为老人每个人的特点,除了上门走访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老人之外,还将社区安排的紧急联系人信息留在“手写宝典”上,便于第一时间获得老人的信息:“就拿昨天走访的许大爷来说,他家用于支撑蚊帐的杆子细小弯曲,帐子趿拉下来,有点不方便,我就在本子上记下来,然后回家之中,特地选了一根笔直的竹竿送到他家,帮他安装好,老人家很满意……”

沈豆豆的“手写宝典”上记录的很详细,她经常告诫自己,好记心不如小笔头,发现老人在生活中存在的要办事情,随手记录下来,然后按照轻重缓急,一一进行解决处理,对老人来讲也是一种心理慰藉。

在走访过程中,沈豆豆发现社区老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相对较少,为了拓展老人的活动空间,她将自己在老人中征求到的想法记在“手写宝典”内,整理过后向社区进行汇报,得到社区党组织的鼎力相助,接下来,一些诸如戏曲欣赏、健康知识、手工制作活动以及反电诈、防溺水、安全用电以及组织老人过“集体生日”等活动走进社区,成为了社区固定保留节目,在活动中,沈豆豆还就当下老人用智能手机不习惯的特点,逐一进行手把手演示,指导老人学会为止。此外,沈豆豆还积极发挥老人特点,邀请部分老人给社区儿童讲述发生在白龙镇的红色故事,构建“代际陪伴”的良好循环,让老人们有了荣誉感和使命感,通过活动,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

沈豆豆深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如何汇聚更多的爱心和力量,让社区更多的人来关爱老人,让老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她主动和志愿者们沟通,将他们的信息记录在本质上,根据老人们不同的需求,调整帮扶计划,规划送餐线路,为老人解决生活的“最后100米”难题。她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争取了更多的社会资源,为老人们申请一些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为社区独居老人、困境老人和残疾老人解决生活“救急难。”

在沈豆豆的“手写宝典”里有这样一段话:“服务的本质是看见需求——当老人们的药盒、生活中的空菜篮、房前屋后牵挂的眼神,这些一切都成为‘服务信号’时,我们脚下的‘服务半径’就会越走越宽”,她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去践行的。

如今的沈豆豆,“手写宝典”无疑成为了她记录老人生活的“晴雨表”,每天一大早,浏览内容,做到了熟于心,然后重新出发,续写和更新着她的那本“手写宝典”,认真记录着老人的新需求和生活中的点滴变化…… (肥东县民政局 沈豆豆叙述 高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