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黄山区:深耕银发经济 打造“朝阳产业”

来源:黄山市民政局   2025-02-24 16:24:05   责编:  点击:

“争分夺秒救生命 医术精湛为业主”,在黄山互助公社的医疗室里,悬挂着多面业主们送来的锦旗。

“那天,要不是邻居们的及时救助,后果可能更严重。”69岁的业主孙琳说,锦旗的背后有一场“事故”和邻居们给予的无数“感动”。

黄山互助公社位于黄山市黄山区耿城镇,距离黄山风景区北大门约4公里,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2.5万个每立方厘米。2020年,出于对这里自然环境的喜爱,孙琳在黄山互助公社购买了一套66平方米的公寓,并将家从合肥搬了过来。

去年12月7日上午9时许,骑车运动中的孙琳不慎摔倒在小区附近的路上。邻居们急忙施以援手,68岁的退休护士程雪霞为孙琳进行紧急医疗救助,62岁退休工程师叶元义开车将孙琳送至医院……经诊断,孙琳的股骨颈发生骨折。

春节前,孙琳出院归来,邻居们又纷至沓来,有人送来闲置不用的康复器材,有人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孙琳理发……

“程雪霞来自铜陵,叶元义来自马鞍山……我们这里共有来自安徽、上海、浙江、吉林、青海等25个省(市)的1000多名中老年人。”黄山互助公社社长李俊平说。

2014年,李俊平与北京大学、深圳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我国养老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后提出了“互助式养老模式”,并为此创办了黄山互助公社。

公社有200余亩菜园供老人们免费耕种,还有食堂、游泳池、文体中心等硬件设施,以及棋牌、旅游、耕种、美食等21个协会。

今年71岁的李大志来自吉林,是公社里最有名的“种菜达人”,除了经常指导其他人种菜外,还时常将自己种的蔬菜分享给邻居。“在这里,身体上得到锻炼,精神上得到愉悦。”李大志说。

前来养老的老人们还为黄山区输入了多个领域的人才。62岁的程克文退休前是上海一家医院的主任医师,除了时常在公社举办健康讲座外,还被黄山区人民医院受聘为专家门诊医生。58岁的周玉此前是合肥一家药企的后勤总管,入驻互助公社后,在黄山区创办了一家咨询公司……

“互助可分为日常生活互助、兴趣爱好互助、健康管理互助等六个方面。简言之,就是充分利用银发劳动力,通过邻里互助的形式,实现康养有伙伴、养老有帮手。”李俊平说,公社里的活力老人以康养为主,以兴趣爱好为纽带;高龄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以邻里互助为纽带。

“好山、好水、好食材,无疑是老人们选择养老地的首要因素。但优越的自然环境全国有很多,先进的硬件设施也可以复制。”黄山区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负责人汪年平认为,黄山互助公社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互助文化,它降低了老人们的养老成本,为老人们提供了情绪价值。

去年10月,黄山互助公社获评“2024年度皖美消费新场景十佳场景”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