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救治日|突然胸痛不要慌,谨记"四步走",也许能救命!

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2024-11-21 08:50:44   责编:李雨  点击:

心梗救治日

2024年的11月20日是第11个“中国心梗救治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心梗拨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1120”寓意有两个:一是“有胸痛,要拨打120”;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据最新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3.3亿,其中,冠心病患者多达1139万。且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占首位。心梗发作迅速、危害严重,其高发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年轻人的发病率也在上升。因此预防和防治尤显得尤为重要。

心梗的急救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所以如遇心肌梗死情况,需要记住以下四步骤:

1、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一旦感觉有胸闷刺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每5分钟重复服用1次。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是保持镇静,听从指急救中心安排,乘坐救护车快速前往有相关救治能力的医院;

3、则是来到医院后,听从急诊科、心脏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诊治,争取在90分钟内进行再灌注治疗。

4、预防疾病的再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性期过后,需接受长期康复和护理,避免复发。可以通过中药调理、穴位按摩等方法预防再发生。

心梗的预防

心肌梗死预防需要综合运用中药调理、针灸治疗、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调养等多种方法,重点在于平时保持心血管健康。

1、中药汤剂及膏方内服

中医治疗心梗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体质不同,大致可分为活血化瘀、温通心阳、益气养阴、行气宽胸等治法,常用的中药如丹参、桃仁、红花、水蛭、川芎、当归等活血化瘀药,和附子、干姜、桂枝等温阳药,以及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等益气养阴药,还有檀香、薤白等行气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煎煮后口服这些中药,具有能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等效果。

此外冬季的寒冷气候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为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而高脂血症正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综合近年的临床数据,高脂血症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饮食结构不科学,过量食用脂肪等高卡路里营养物质,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长期熬夜、吸烟、饮酒等,都是高脂血症低龄化的原因。因此预防心梗,需要特别注意控制血脂水平,可以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常用的降血脂草药有丹参、山楂、决明子等。对于有慢性病,不愿长期喝中药汤剂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改为服用膏方的方式,相对好喝一点,更容易接受些。

2、中成药及针灸疗法

复方丹参滴丸、芪参益气滴丸、速效救心丸等,

除中药汤剂外,中成药也是防治心梗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强心等功效,可临时缓解心梗发作时症状。在平时以及心梗发作后恢复期,可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服用如三七粉、血脂康等中成药,达到降血脂稳定斑块的作用。

针灸在心梗的治疗中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比如通过刺激心俞穴,合谷穴等,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改善一些相关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心梗急性发作时还是应该优先拨打120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辅助治疗。平时对于有高脂血症的人,也可采取针灸的方式缓解高血脂,例如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针灸神门、合谷、郄门、足三里等穴位。通过降低身体血脂水平,保护好血管状态,降低心梗发作的机率。

3、改善生活习惯

在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平时也需从以下几点入手改善生活习惯:

①健康饮食,尽量减少摄入高脂、高糖和高盐的食物。

②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

③烟限酒,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过量饮酒会引发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

④控制体重,体重超重或肥胖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适当控制体重可减轻心脏压力。

⑤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不要过喜过悲,情绪激动,愤怒急躁。

⑥定期体检,重点检查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