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反电诈”知识 守护老人“钱袋子”

来源:市场星报   2024-12-16 11:25:54   责编:  点击: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两周年及《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颁布实施,定远农商银行联合靠城路居委会在靠城路养老活动中心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通过“反电诈”知识宣讲和趣味问答游戏,增强老年人防诈意识和能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

据介绍,近期全国各地频发“线上诈骗+线下取现/购买黄金”的新型诈骗方式,受害人利用自己或他人银行卡帮助诈骗分子取现,沦为“电诈工具人”。

定远农商银行全辖网点迅速行动,对每个取现客户及资金交易异常者发放防范告知书,在厅堂开展反诈宣防工作,同时结合“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契机,重点对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惩戒工作的适用对象、措施和申诉程序等内容,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的社会危害及法律后果进行宣讲。此外,定远农商银行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民反诈在行动,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切实增强群众识诈防诈“免疫力”。

银行工作人员特别提醒广大有存款的老年人,务必牢记以下六件事,以确保资金安全、增值,并享受更加安心的晚年生活。

一、定期核对账户信息

老年人应养成定期核对银行账户信息的习惯,包括存款余额、交易记录等。建议每月至少查看一次银行对账单,确保所有交易都是本人所为,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的错误或异常。例如,张大爷就曾因未及时发现账户中的一笔异常扣款,导致资金损失。后经银行协助查明,原来是误操作了手机银行导致的。

二、谨慎选择理财产品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老年人应保持理性,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需求谨慎选择。切勿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王奶奶在朋友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高风险理财产品,结果因市场波动导致本金大幅亏损,教训深刻。

三、设置密码要复杂且保密

银行账户和各类金融服务的密码是资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老年人应设置复杂且不易被猜测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同时,切勿将密码告知他人,包括亲友和陌生人,以防资金被盗取。李爷爷因将银行卡密码告诉孙子,结果孙子不慎泄露,导致账户资金被盗。

四、警惕金融诈骗

老年人应提高警惕,防范各类金融诈骗。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或邮件,尤其是要求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户或密码的,应一律拒绝。赵奶奶曾收到一条声称其账户异常的短信,要求点击链接验证身份。幸好她及时咨询银行工作人员,避免了诈骗。

五、合理规划资金使用

老年人应合理规划资金使用,确保资金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医疗保健和紧急需求。建议制定月度或年度预算,并适当储备应急资金。同时,可以考虑通过定期存款、养老金等方式,为晚年生活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

六、保持与银行的良好沟通

老年人应主动与银行保持沟通,及时了解最新的金融政策、服务动态和风险防范措施。遇到任何问题或疑虑,应及时向银行工作人员咨询,寻求帮助。银行通常设有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窗口和咨询热线,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

综上所述,60岁以上有存款的老年人应牢记以上六件事,以确保资金安全、增值,并享受更加安心的晚年生活。通过定期核对账户、谨慎理财、设置复杂密码、警惕诈骗、合理规划资金和与银行保持良好沟通,老年人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存款,让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