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季节,南方和北方几乎都在冬日里感受到寒冷的气息,取暖的阳光让每个人都享受它的温度,同样,在安徽省肥东县,来自千里之外太原市的民政人,在这里感受到的是该县实施社会救助,给老百姓带来的丝丝温情。
11月22日,山西省太原市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主任吴素萍携4区两县社会救助负责同志一行9人,组团来肥东县考察社会救助工作,在市、县两级民政同仁的陪同下,来到该县撮镇镇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窗口现场了解和听取工作人员政策咨询和解答,认真了解低保系统操作流程以及档案电子化的具体实施内容,随后,两地民政人在一起座谈交流,听取县民政局分管负责人、党组成员汪顺对全县社会救助工作的总体介绍和撮镇镇对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的解说,观看了益邦社会发展中心制作的肥东县社会救助项目PPT,就如何精准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这是我们实施社会救助品牌创建工作中的‘五微’服务,瞄准的是老年人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从小切口出发,在细微处用力,通过指导社区老幼专干,结合开展社会救助品牌活动为契机,上门为老人提供送餐、助医、购物、理发、维修小家电等志愿服务,获得老人们广泛好评。”图文并茂以及绘声绘色的解说,赢得来自太原市民政同行的交口称赞。
近年来,肥东县围绕社会救助“一镇一品”项目,建立需求服务档案和社会救助服务“转介”制度,主动走访发现、主动救助,凡政策内救助则转介给社区,服务类救助则由专业社会组织、慈善公益组织接案,开展服务型救助,形成从困难线索发现、救助需求评估、帮扶资源链接,以及定期跟踪回访等方面形成完整的救助帮扶链条。截至目前,全县共组织开展救助服务活动220余场次,有效链接爱心企业、商会、基金会8家,开展亲情陪伴、上门维修、节庆活动、入户理发、居家探视、生活照料等专业化、精准化纾难解困服务救助6894人次。
汪顺表示,创新提炼出“三单制”项目工作方法,通过“困难群众点单”、“社会救助品牌创建项目下单”、“社会服务机构接单”的方式,搭建“纾难解困”救助服务路径。“温馨救助·幸福肥东”社会救助品牌加强了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有效衔接,在全社会营造浓郁的人文关怀。全县困难群众27000余人,开展服务救助活动1000余场,先后荣获合肥市民政局社会救助优秀项目案例、肥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三等奖等荣誉,其中,始终将“温馨家访”、“温情相伴”、“暖意行动”、“携手同行”作为主导品牌,从“入户探视、信息核查、志愿服务、微心愿征集”四个方面建立困难群体数据库和主动发现机制;围绕城乡特困供养人员的医疗健康、失能半失能认定、精神文化生活等需求,链接社会公共医疗、文化资源,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及家庭提供安全、方便、连续、经济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评估、文体娱乐等服务;项目围绕“一老一小”服务,从人才队伍建设到联动社会资源,协同社区、学校、家庭,为困境(留守)儿童、老年人开展学习支持、情感支持、生活支持、文娱支持等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救助服务,着力解决留守、困境儿童、老年人情感缺失、社会融入等问题,突出对困难救助群体的情感上关心、关爱,实现物质帮扶与心理慰藉的统一,切实解决社会救助“有政策缺感情”的问题。
吴素萍等太原民政同行纷纷表示,肥东县民政人在积极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体系进程中,通过不断完善救助机制、优化救助流程、提升保障水平,完善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相衔接,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纾难解困,全面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做的很到位,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民政同行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