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肥东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20.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近年来,肥东县民政部门紧紧围绕农村养老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出“4+1”工作模式:推动农村养老设施体系建设、服务管理建设、智慧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特色服务建设,进而带动全县养老服务从“强基础”向“高品质”跃升。
一是围绕养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为载体,加大财政资金综合利用。全县现有养老床位数量4332张,其中护理型床位达3666 张,占比达84.6 %,运营养老机构21家,建设了以30 家城市社区养老中心与222家乡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18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互助为一体农村养老架构。今年以来,投入县财政5000万资金,实施乡镇(园区)养老服务中心(515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保障。为17家公办养老机构消防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正在进行之中。探索建设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统筹配建养老服务中心,按照每个不低于500平方米,其中嵌入式养老养老服务设施不低于350平方米,设置嵌入式床位20张,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养老服务。困难老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项目以来,全县已累计完成适老化改造达1867户。
二是围绕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为重点,提升公建民营综合效率。截至目前,全县集中供养特困老人 1107人,实现了愿进全进,失能特困老人集中供养率达76 %。吸引了安徽社家、久久夕阳红等一批有专业能力,有奉献精神的社会专业团队加盟乡镇养老机构,先后15家社会机构入驻养老机构。高标准设立老年助餐点和老年食堂121余家。今年前6个月,共投入养老助餐资金989万元,其中机构运营补贴150万元,就餐运营及助餐补贴839万元。累计服务65.7万人数,消费658万元。摸排高龄、独居、空巢、留守、失能、残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共3837人,落实好常态化探访制度,完成走访92832人次。
三是围绕养老智慧服务体系建设为兼容,提高信息管理综合水平。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推出试点智慧化融合养老平台建设,创新“互联网+智慧养老”试点,通过引进第三方肥东大孝援通高新技术智慧化服务加盟,以监管、服务、调度、指挥为平台,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三位一体”试点兼容智慧指挥系统。截至目前,系统运行良好,受助对象达10万多人次。同时,以农村养老改革试点为契机,建立全县60岁以上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将建档老年人信息录入到养老智慧平台中,更好更快捷服务辖区老年人。
四是围绕养老人才队伍体系建设为目标,强化专业服务综合能力。县民政局先后举办养老护理员培训280人次,安全员培训260人次,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126人次。养老机构现有中级职称员工3人,初级职称员工19人,执证上岗专业食品安全保障人员43人,大专以上管理人员22人,逐步建立起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在职教育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将全县20个乡镇(园区)原有配备的1名儿童督导员升级为“养老护幼督导专干”,社区323名儿童主任更名为“社区老幼专干”,社区养老服务人员配比率达128%。
社会救助品牌加盟养老特色服务,实现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增量。全县通过购买服务,推进机构养老服务家庭化、照护专业化、管理智能化和志愿者共同参与服务的资源组合,优化养老服务功能,打造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党建引领、社区管理、居家服务、专业服务与智慧服务一体化,注重发挥社会组织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肥东益邦社会发展中心,通过专业的社工组织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专项服务。先后深入20个乡镇(园区)开展主题活动1176场次,为农村困难老人送医、送温暖、送服务、举办生日会、益智游戏,让老人的精神和生活质量得到更大提升。(肥东县民政局 高桢 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