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多地迎来降温寒潮天气,各类呼吸道疾病处于高发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发挥作用?临近年底人员流动增加,公众如何做好防护?国家卫生健康委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焦点。
诊疗量波动下降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发布会上介绍,近日,全国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诊疗量总体继续呈波动下降趋势。数据显示,12月22日,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急诊呼吸道疾病总诊疗量较前一周同期下降8.2%,较高峰期下降30.02%。专家研判认为,未来一周急性呼吸道疾病可能继续下降,病原体仍可能以流感病毒为主。
临近年底人员流动增加,公众如何做好防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建议公众在做好呼吸道传染病日常防护的基础上,应加强四方面防护措施:一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期间,科学佩戴口罩,并及时洗手或手消毒;二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严重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的旅游景区和公共场所;三是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出现相关症状者,建议暂缓出行;四是大型聚集活动的举办方应落实通风、消杀和健康提示等责任。
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
“秋冬季以来,我们根据疾病流行趋势变化,持续加强对6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的联系和健康监测,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近就医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介绍,11月份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对6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指导居家治疗7.1万人次,上门服务和随访3600余万人次,通过各种形式提供健康咨询3800余万人次,指导转诊2.8万人次。
呼吸道疾病患者恢复期需注意这些事项
部分呼吸道疾病患者在恢复后,依然有轻微的咳嗽症状。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院长孙鲁英说,对于既往患有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病的患者,应继续之前的基础治疗,建议专科门诊就诊,切勿私自调药,避免加重病情。对于没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在呼吸道疾病恢复的后期可以通过食疗方或代茶饮来养阴润肺、减轻咳嗽。
专家提示,流感患者痊愈后身体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慢慢恢复。应加强防护,避免复发或合并其他感染。同时,应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饮食,放松心情,促进身体恢复。此外,可通过食疗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乏力明显者可用太子参泡水、煮粥、煲汤等,增强养阴益气的作用,帮助身体抵抗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