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百岁老人168位居全市之首

来源:肥东县民政局   2023-10-18 16:45:20   责编:  点击:

10月18日,从肥东县民政局获悉,截止目前,全县百岁老人数量达到168人,位居合肥市首位。从百岁老人分布区域看,八斗镇21人、白龙镇9人、包公镇7人、陈集镇9人、撮镇镇11人、店埠镇12人、古城镇12人、经开区6人、梁园镇10人、众兴乡3人、马湖乡5人、牌坊乡3人、桥头集镇5人、石塘镇15人、响导乡4人、循环园5人、杨店乡10人、元疃镇6人、张集乡7人、长临河镇8人。

从性别看,168名百岁老人中,男性有51人,女性有117人,百岁老人数量较往年有新的增长。

近年来,肥东县高度重视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倾心打造全市首个农村养老试点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主要体现民政民生实事的贯彻落实上,其中,社会保障和困难群体救助涉及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特困老年人信息采集、提标及适老化改造等层面取得长足进步。

在高龄津贴方面,自2021年1月1日起,肥东县建立高龄津贴动态调整机制,并连续两年提高高龄津贴标准。现行标准为:80-89周岁高龄津贴每人每月120元;90-99周岁高龄津贴每人每月240元;10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每人每月600元。2023年以来,全县发放年度高龄津贴总计5407.852万元,40789名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

在养老服务人才方面,将肥东县20个乡镇(园区)原有配备的1名儿童督导员升级为“养老护幼督导专干”,定期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日常信息摸排、巡访探视、心理疏导等服务。截止目前,共走访辖区困难老年人6030人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安全宣传等集体活动27场次。组织开展60名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1次,组织养老机构安全培训1次,开展专项业务知识培训2次,累计培训3场。

在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方面,2023年,市民政局目标建设为新增建设31个老年食堂(助餐点),其中城市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9个,农村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22个,截止目前已完成建设31个,完成比例100%;其中城市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9个,完成比例100%,农村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22个,完成比例100%。全县共有7873名老年人享受老年助餐服务带来的便利和成果,累计就餐37万余人次,消费385.8万元。

在适老化建设方面,根据《关于印发<合肥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工作要求,需完成13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已于2022年底完成1367户,其中,2023年度的289户改造任务,同步提前完成。

在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方面,根据市民政局提标文件规定,自今年7月1日起,县域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基本生活标准调整为13744元/年/人(其中财政补助标准12359元),照料护理标准调整为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照料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为12360元/年/人、7416元/年/人、989元/年/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照料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为8652元/年/人、4944元/年/人、742元/年/人;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保障特困人员52998人次,发放特困人员供养资金5943.3951万元。

在创新农村试点养老方面,以社区为基础单位,整合辖区内的社工志愿者、第三方养老服务机构、社区老幼专干等力量,以“邻里互助+养老”、“网格+养老”等多元化服务满足农村养老多样化的需求。依托县级智慧化养老平台,建立辖区服务对象基础信息台账,适时更新。目前,全县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建设已完成,完成建档175272人。定期开展访视,及时了解老年人基本生活、安全风险、家庭赡养、关爱保护和节假日照护等情况。截止目前,共为35个社区70岁以上低保、空巢、90岁以上高龄等五类3300名保障对象提供家政、生活照料、维修、医疗保健和紧急救助等服务。累计服务21.7万人次,服务金额1428万元。依据政府购买社区基本公共养老和青少年服务项目要求,投入经费240万元,委托第三方机构承接在店埠镇开展服务。共计开展社区老年人活动958场次,青少年活动718场次,大型宜老类文艺表演活动168场次,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达到8.5万人次。

在宣传教育方面,注重开展形式多样政策宣传教育,利用各类宣传日等时机,发放养老政策类告知单1000余份,印制养老服务标语的小扇子、环保袋等宣传品2000余份,还通过墙画标语、展板漫画、报纸报刊、宣传手册等多形式开展宣传,又充分利用政府网、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及时地向广大群众宣传养老服务政策及相关实施流程,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群体的知情权。(肥东县民政局 高桢 汤玉梅)